餐飲業發展趨勢2022年-台灣趨勢研究 在餐飲業銷售額方面,106年至109年每年銷售額皆有所成長,自106年的5,160億元成長至109年的5,747億元(詳見圖3),109年受疫情影響,使得銷售額成長趨緩,110年5月開始疫情轉為三級警戒,用餐管制措施更加嚴格,餐飲業銷售額出現負成長,下滑至5,690億元。 外燴 我們誠摯地邀請擁有「社團活動經驗」、「餐飲服務興趣」、「運動體保退役」、「喜愛挑戰突破自我」的您加入,一起努力、成長茁壯。 根據經濟部資料,2021年整體餐飲業營業額為7280億元,較2020年衰退6.37%,其中飲料店營業額為924億元,年減5.52%;餐館類為6094億元,年減6.21%;外燴團膳類僅有261億元,年減12.66%。 並以最短的時間快速取得多項營業登記許可,亦於次年4月註冊完成品牌專利申請。 轉型初期因為店售與外送兩邊業務不同也沒有辦法兼顧,加上客戶的需求越來越廣,除了原本的主力商品點心蛋糕,還希望能有滷味,甚至現做炒飯、炒麵,於是積極開發菜色,後來慢慢發現已有能力可以接辦宴會,營業項目不只吃的,飲料、餐具租借的服務也陸續到位,最後決定轉換事業重心專注於發展外燴市場,並將公司搬遷至內湖直到現在。 同時,郎美囡指出,外送平台高額抽成費用等額外增加的新成本,也迫使餐飲經營型態得做適度調整,並會影響房東們,在市場未見底前,參與其中者宜多方調整,以因應未來市場的變局。 除了受疫情影響外,民眾外食、聚會等意願降低、人力食材與包材等成本水漲船高,也是餐飲業營收大幅下修的主要因素。 其中,開曼美食達人(85度C)、王品餐飲及悠旅生活事業(統一星巴克)為餐飲業者中,排名前三大之企業。 從營業收入來看,開曼美食達人、王品餐飲及悠旅生活事業的營業收入均超過百億,且大幅領先榜上其他餐飲業者,營業收入領先兩倍以上。 另外,部分業者則選擇延伸既有服務,與零售通路結合打開新的市場,例如華航旗下「華膳空廚」與家樂福合作,將原本的飛機餐開發為冷凍調理包型式,進軍零售通路;連鎖速食業者「頂呱呱」則將熱銷產品「紅茶雪泥」,轉換成冰品型式,於全家便利商店限定販售。 進一步將餐飲業細分為餐食業、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及飲料業,分析各類型業者家數(詳見圖4),可發現餐食業及飲料業近五年家數呈現逐年增加之現象,餐食業在110年突破13萬家,飲料業則是在110年突破2.7萬家,而外燴及團膳承包業的家數近年來則逐年減少,近兩年皆維持在2,200家左右。 根據過去5年的統計資料可發現,我國餐飲業之受僱員工人數在106年至108年呈現成長現象(詳見圖1),近兩年因受COVID-19疫情衝擊,109年首度出現負成長,109年及110年受僱員工人數大幅下降至39萬人左右。 只要社會的階層分化不斷、消費升級的趨勢不停,就存在需求高端餐飲的消費者。 財報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嘉年華國際餐飲業務收入約合1.03億元,同比下滑53.7%,有關收益主要來自金錢豹餐廳的自助餐、宴會、高級餐飲等相關服務。 此外,財報還透露,今年上半年嘉年華國際餐飲業務業績虧損約合2.77億元,餐飲業務分部的負載也進一步上漲。 繼宏鼎後,周董陸續經營雲象泰式料理、滬品上海湯包、慢慢來義式餐廳、喬治廚房、老董牛肉麵等餐廳。 3周後結果揭曉,不是便當,王品集團執行長李森斌宣布動員17個品牌、280家門市,集團全力投入外送,還為此研發高達353道菜色,強調「這不是應急」。 根據天下雜誌2020年的兩千大調查資料,在觀光餐飲業方面,開曼美食達人(85度C)、王品餐飲及悠旅生活事業(統一星巴克)為餐飲業者中,自2017年起已連續四年蟬聯前三名,且2020年營業收入均超過百億,大幅領先榜上其他餐飲業者。 一直活躍於餐飲業的提克斯國際社,其實也是企業社會責任(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,CSR)的實踐家。 雖人們總說「取之於社會、用之於社會」,但很多人仍會覺得要等企業擁有能力、擁有更多資源時才有展現企業社會責任之必要,但提克斯自創始之初便一直抱持著「為善循環」這樣的信念前進。 2003年12月第40屆金馬獎入圍酒會,移師台南億載金城中庭廣場舉行。 走過波瀾起伏、充滿挑戰的 2020,台灣餐飲圈也像洗了一場三溫暖:疫情帶來生意急凍、生存壓力、觀光客無法到來、或是食材進口的昂貴與不便;但也迫使台灣餐飲圈必須更靈活應變、跨出舒適圈,嘗試過去沒有嘗試過的或是食材、模式與合作,發現另一片天地。 疫情影響,無法走出去的今年,迫使得餐飲圈更往「內」探求,找到新的力量與機會,也為台灣餐飲圈帶來意想不到的變貌。 目前市場上對植物性餐食的接受度不一,植物性餐食是否能從小眾市場邁向大眾商機,成為未來餐飲趨勢仍有待觀察。 疫情讓許多主廚不得不開始許多關於經營餐廳的新思考:提供餐飲服務,或許不只在能餐廳現場? 除了外帶外送,許多主廚也開始跨界合作,以不同形式傳達美味,也是分散經營風險。 在市場競爭與疫情影響的夾擊下,餐飲業汰弱留強的態勢更為明顯,業者不得不開始正視數位轉型議題。 然而轉型並非一蹴可幾,除了需要一定的資金,還需要完善的規劃與有效的執行,即便是選擇與第三方餐飲外送平台合作,仍需要面對平台抽成的成本壓力、平台中眾多餐飲業者競爭等問題。 餐飲業進入門檻低,加上商品同質性高,因此容易被快速模仿,隨著同業之間競爭加劇,餐飲市場逐漸趨於飽和,為強化市場競爭力,愈來愈多業者嘗試提供多元化服務,並致力於服務品質的提升,積極建立品牌形象,強化商品附加價值,創造差異化的服務體驗,以與其他業者做出區隔。 自2020年起,受到COVID-19疫情影響,餐飲市場受到衝擊,傳統經營模式受到挑戰,如何在競爭愈趨激烈的餐飲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,將是餐飲業者們所面臨之課題。